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正在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一个分支。根据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 ( SME ) 机器视觉分会和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 ( RIA ) 自动化视觉分会关于机器视觉的定义:机器视觉是通过光学的装置和非接触的传感器,自动地接收和处理一个真实物体的图像,以获得所需信息或用于控制机器人运动的装置。通俗地说,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机器视觉模拟眼睛进行图像采集,经过图像识别和处理提取信息,最终通过执行装置完成操作。
机器视觉 ( Machine Vision,MV ) 和计算机视觉 ( Computer Vision,CV ) 从学科分类上,二者都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的下属科目,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计算机视觉是采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手段,着重于一幅或多幅图像的计算机分析。机器视觉则偏重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工程化,能自动获取和分析特定的图像,以控制相应的行为。具体的说,计算机视觉为机器视觉提供图像和景物分析的理论和算法基础,机器视觉为计算机视觉的实现提供传感器模型、系统构造和实现手段。
从应用领域上,机器视觉大多应用在工业领域上,具体应用包括计量与检测、智能制造等 ; 除了在工业领域应用外,在消费领域的众多场景中,多是计算机视觉的具体应用。
机器视觉行业的上游有光源、镜头、工业相机、图像采集卡、机器视觉软件等的提供商。行业下游应用较广,主要下游市场是半导体和电子制造业。除此之外还有应用到汽车、印刷包装、农业、医疗设施和金属加工等领域。
在中国,机器视觉应用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技术引进。中国机器视觉在中国起步较晚,真正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还不到十年的时间,远远落后于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从 2004 年开始,本土机器视觉公司开始起步探索由更多自主核心技术承载的机器视觉软硬件器件的研发,多个应用领域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国内厂商陆续推出的全系列模拟接口和 USB2.0 的相机和采集卡,以及 PCB 检测设备、SMT 检测设备、LCD 前道检测设备等,逐渐开始占据入门级市场。随后众多机器视觉核心器件研发厂商不断涌现,一大批真正的系统级工程师被不断培养出来,推动了国内机器视觉行业的高速、高质量发展。
工业领域应用方面,工业级的机器视觉通过光源、工业镜头、工业相机、工业视觉系统方案等产品生产出视觉检测装备、视觉识别装备、视觉测量装备、视觉引导装备以及工业机器人等,并用于工业生产或制作的完整过程中的检测、测量等过程。由于工业机器视觉可以克服人眼标准的不一致性,可以制定更高的行业品质管控的数字标准,还能在高速、高光谱、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等方面全面超越人眼极限。目前工业机器视觉系统已大范围的应用于电子制造、包装印刷、汽车制造、餐饮等众多生产性行业和服务性行业。
从下游应用渗透情况去看,中国机器视觉在汽车、电子和半导体应用市场的渗透率较高,包装、医疗、制药以及智能交通领域的渗透率一般,在烟草、纺织等别的行业的渗透率较低。
2019 年之前中国机器视觉主要参与者亿基恩士、康耐视、巴勒斯等为代表的国际厂商为主。但随着中国本土机器视觉公司数的提升,以及本土厂商的定制化服务以及价格上的优势,国产长厂商的市场占有率不断的提高,以海康机器人、凌云光、大恒图像、奥普特等为代表本土厂商开始扩大市场占有率。2022 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中,本土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 60% 左右,2023 年达到 63% 左右。
区域竞争格局:成都市文旅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排名第一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机器视觉企业注册地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特别以广东省和江苏省为代表。截至 2023 年末,广东共有相关机器视觉企业数 3489 家,江苏则有 920 家。
从中国机器视觉行业主要竞争者的区域分布来看,中国机器视觉厂商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中以广东最为集中,奥普特、劲拓股份等业内上市企业均位于广东深圳 ; 其次,北京和浙江地区也是机器视觉企业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代表企业有海康机器人、凌云光等。
目前在我国随着配套基本的建设的完善,技术、资金的积累,各行各业对采用图像和机器视觉技术的工业自动化、智能需求开始广泛出现,国内有关大专院校、研究所和企业近两年在图像和机器视觉技术领域进行了积极思索和大胆的尝试,逐步开始了工业现场的应用。未来,中国机器视觉行业将朝着 3D 机器视觉、深度学习、下游渗透加深等趋势发展。
中国的机器视觉行业是伴随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而崛起的,中国正在变成全球机器视觉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应用场景范围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中的所有的领域。2021 年受物流仓储、新能源行业的等下游需求量开始上涨影响,视觉检验测试产品需求量开始上涨明显。前瞻结合中国机器视觉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情况和市场需求前景预测,预计至 2029 年,中国机器视觉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 1000 亿元。